通用航空和公共运输航空比翼齐飞

一年之计在于春,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旨在推动中央企业加快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紧接着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特别强调,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举措,鼓励发展与平台经济、低空经济、无人驾驶等结合的物流新模式。这两个会议犹如强劲东风推动民航双翼齐飞,民航迎来高质量发展的最佳机遇。

一、低空经济发展助通用航空腾飞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发展低空经济,强有力地推动通用航空发展。众所周知,通用航空与低空经济的关系密切,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低空经济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泛,具有“多领域、跨行业、全链条”的特点,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服务国防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以国家顶层设计、地方政府牵头引导、市场主体为主要形式正在强有力地推动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元年

 

低空经济研究的学者们认为2024年有望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元年,这一结论不为过。

 

1.国家政策层面积极支持推动低空经济发展

 

2010年以来,国家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2021年2月,国家首次将“低空经济”概念写入国家规划。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提升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打造低空经济等新的增长点等等。同年12月,民航局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其中对空域划分制定了更详尽的规定,使得低空经济发展有了可操作性。最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与国务院“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再次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东风,低空经济迎来前所未有的勃发时机,它不仅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也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新空间,而且极大地推动了通用航空的发展。

 

2.地方政府是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在国家层面政策利好的形势下,地方政府成为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各地政府采取各种政策加以扶持,不仅加大对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而且对产业培育与市场推广给予大力支持来促进低空经济的发展。深圳在推进空域开放和航线运营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与经济支持,相关企业可享受相关政策与补贴,取得TC证后,可以获得3000万至5000万人民币的奖励。安徽省政府制定了《合肥市低空经济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聚焦“空间保障、产业集聚、场景示范、设施建设”四大领域,提出了在2024年基本建成骆岗低空融合飞行试验片区,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低空之城”的目标。重庆市政府则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要加快发展低空经济,支持有人机、无人机、军用、民用、国企、民企等各方参与,共同推动低空经济产业的发展。据人民网消息,不完全统计情况下2023年已有16个省份将低空经济、通用航空等内容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毋庸置疑,在顶层规划和地方政府的共同发力下,低空经济有望迎来加速发展的蓬勃景象。

 

(二)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市场需求为低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石

 

近年来,我国在大数据、5G与人工智能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在低空航空技术方面更为凸显,自主研发了一系列通用航空器和相关设备,如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推动了低空航空智能化和高效化的发展,大大提高了低空航空的安全性和效率。例如,大疆作为无人机行业的领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拓展、产业链完善和国际合作等方式,为低空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又如,最近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盛世龙”试飞成功,它完成了从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到珠海九洲港码头的跨海跨城航线演示飞行,这是全球首条跨海跨城eVTOL航线的发展里程碑,开辟了未来城市交通新篇章。除此之外,低空产业链逐步完善,包括飞机制造、维修保障、飞行员培训、运营管理等多个环节,这些环节的完善不仅为低空航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且为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低空市场需求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

 

据有关方面统计,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已经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这表明我国低空市场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就低空旅游、未来城市交通、无人机货运方面而言,存在着巨大需求与发展前景。在低空旅游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低空航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它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旅游体验方式。海南三亚凭借其得天独厚的热带海滨资源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开展低空旅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此外,广西桂林、福建武夷山、湖北恩施大峡谷、江西武功山等地也相继开放了低空旅游项目。在城市交通方面,低空交通有望成为未来城市交通的重要补充。重庆市在这方面走在前列,目前首批试点开通的5条航线,构建渝西、渝东南和渝东北片区空中交通通道为重点,有效提升相关地区交通通达性,形成黔江至梁平、万州和永川三地航线互联、机通的航空运输网络。在货运方面无人机拔地倚天。深圳在无人机货运领域的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实现无人机载货规模化运行,载货无人机飞行量高达60万架次,这不仅使物流快速高效、灵活便捷,而且降低了成本,为城市生活与经济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

 

二、运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加速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召开的这次会议旨在推动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和应用。民航作为中央企业应当践行。人工智能的前提是算力,算力的基础是数据,运用数据建立数据链是实现人工智能重要基础。

 

(一)用数据建立数据链夯实人工智能基础来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1.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统一建立数据链是实现人工智能的前提与基础

 

数据的“质”和“量”是数据价值的两个重要维度。数据的质决定了其准确性和可靠性,而数据的量则决定了其覆盖面和代表性。确保数据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数据的统一。民航当务之急是提升数据质量实现数据统一,没有数据的质量与统一性难以形成数据链。目前,我们在这方面存在着欠缺,无论是航司与机场,还是空管等运营主体都有各自的数据存储方式与标准,没有统一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航高质量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加快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规范数据类型与范围等等,为建立数据链与人工智能打下坚实基础。需要指出的是,数据的质量与统一性不是某一个企业或单位能够完成,需要从顶层统筹规划,明确行业内数据的类型和范围,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数据格式、命名规则、编码方式等,确保各部门在数据采集、存储和交换时使用统一的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建成数据链,为人工智能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迅速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民航内部需尽快打破数据孤岛状况,用共享机制推动各个部门和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换,使各部门、业务线或组织之间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数据资源,通过对数据的利用率来推动高质量发展。另外,我们急需提高对数据共享的认知。须知,数据共享不仅仅是数据利用率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数据能否转换为生产力的关键所在,没有数据共享机制,数据只是数据,数据无法转换为生产力,用人工智能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难以实现。

 

2.加快数据链运用与人工智能建设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数据链无论对实现人工智能还是对民航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非同小可。民航业应该加快运用数据链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首先,民航各单位应该加快实施数据化管理,将数据化管理深入到安全、运营、服务等各方面,用数据进行管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进行评估应该成为常态。航司在飞行安全、飞机性能分析、飞机调度管理、空地协同等方面应该加快数据链的运用来提高效率。机场在航班监控、地面车辆调度、航空器定位与导航、旅客信息服务等方面,运用数据链来提升运行效率。其次,民航要进一步加快人工智能建设,用人工智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目前,民航在人工智能建设方面存在一些短板,需要我们加快步伐。比如,在人工智能系统方面,它需要大量的标注数据来进行训练,尤其是深度学习模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这方面对我们是一个挑战,需要枕戈待旦。另一方面,在智能化设备使用方面还存在缺陷,有些设备缺乏系统性与整个服务流程不匹配,有些设备说是智能化,但实际上不智能,需要服务人员协同才能完成操作等等,这些缺陷迫使我们尽快解决。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在人工智能方面存在不足,但这些不足不影响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应用与拓展。深信,随着民航人的努力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引擎。

 

(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作为民航业三大支柱的航管、航司、机场肩负着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应该率先加快人工智能建设与运用推动民航高质量发展。

 

航管作为民航运行中的关键环节,承担着空中交通的组织、管理和监控,确保航班安全有序和高效运行的重任。现在是需要加快应用人工智能的步伐,它不仅能够为航管工作带来了许多创新和革新,而且也为民航安全提高了保障。首先,在航班流量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测,实时掌握航班起降时间、航线分布、旅客流量等信息,优化航班调度和航线规划,减少航班延误和冲突。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航管人员进行决策,提高航班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在空中交通监控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雷达、ADS-B等传感器数据,实时监测和分析空中交通态势,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冲突,及时发出预警和指令,确保空中交通的顺畅和安全。再次,天气状况对民航飞行安全有着直接相关性,在航空气象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气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预测,提供准确的航空气象信息,帮助航管人员和飞行员做出正确的决策,确保航班的安全运行。

 

航空公司加快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自身高质量发展百利无一害。首先,在安全管理方面,航空公司利用人工智能进行风险预测和防范。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飞行数据、天气状况、机场运行环境等信息,人工智能可以帮助航空公司预测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辅助飞行员进行决策和应急处理,提高飞行安全性。在飞机维护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预测和诊断潜在的故障,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停飞时间,降低维修成本。其次,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航空公司优化资源管理,减少运营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比如利用人工智能可以更加准确地预测航班需求,进行科学安排航班调度、航线规划、减少延误和取消等。再次,在客运方面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分析旅客的购票历史、偏好和行为,可以为旅客提供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推荐,如航班选择、座位安排、餐食选择等,进行智能化与人性化服务提高旅客满意度。在物流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自动优化物流流程,如货物装载、路线规划、仓库管理等,通过优化可以减少错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另外,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帮助航空公司与货主实时跟踪和监控货物的位置和状态,确保货物运营安全。

 

机场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智慧化机场建设。智慧化机场的核心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其宗旨是提高机场的运营效率,并增强机场安全保障能力,以及提升旅客的出行体验。首先,在安全管理方面,机场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控视频进行智能分析,实时监测异常行为和安全隐患,甚至可以实现现场安全操作可视化,提高机场安全防范的能力。其次,在机场运营方面,人工智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班管理、资源调度和能源管理等领域。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机场可以更加精确地预测航班起降时间、旅客流量和货物吞吐量,从而优化航班计划和资源分配。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机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再次,在旅客服务方面,机场同样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诸如,通过智能问询系统,旅客可以快速获取航班信息、机场导航等帮助;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自助值机、自助安检、自助行李托运、行李跟踪查询等服务,减少旅客排队等待时间,增强旅客的出行便利性,提升旅客在机场良好的体验感。

 

综上所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与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的东风鼓舞下,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通用航空的发展,人工智能成为推动公共运输航空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引擎,民航业迎来双翼齐飞的最佳时机。